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动态 > 行业动态

河北电信多维度构建区域通信新格局

发布时间:2025-09-03 12:10 来源:人民邮电报

在深入实施国家“京津冀协同发展”战略的背景下,中国电信河北公司充分发挥信息通信行业基础性、战略性、先导性作用,通过强化网络协同、算力布局、服务共享、安全保障等关键领域建设,为区域一体化发展注入新动能。经过“十四五”期间的持续发力,已形成覆盖全面、功能完备、安全可靠的区域通信服务体系,有效支撑了京津冀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
织就高速互联网络,夯实协同发展数字底座。河北电信秉持“一盘棋”思维,统筹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。在通信网络规划中,创新采用“多向辐射”架构,重点强化与京津两地的网络直连能力。通过新建多条高速直达链路,将环京地区访问北京的时延显著降低,部分区域时延缩减至原先的三分之一。同时,在张家口、雄安等地开通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,为外向型企业提供优质网络服务。

在骨干网络优化方面,河北电信建成覆盖廊坊、唐山等地的城域网直连体系,实现与北京、天津、石家庄骨干网的直接互联。雄安核心节点已与武汉、西安、广州等多个国家级枢纽直连,形成辐射全国的高效网络布局。通过动态流量疏导技术,京津冀区域网络协同效率提升显著,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低时延、高可靠的网络支撑。

构建算力枢纽集群,服务国家战略布局。围绕“东数西算”工程,河北电信科学布局以高阳、怀来、张北为核心的AIDC产业集群。三大园区差异化定位,形成功能互补的算力服务体系:怀来园区重点承接北京大数据业务外溢需求;张北园区发挥自然冷源优势,发展智算业务和离线数据处理;高阳园区服务雄安新区建设,实现与雄安的同城双活布局。

目前,三大园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。怀来园区一期已建成投产,可提供数千个高标准机柜;张北园区即将开工建设,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区域算力供给能力;高阳园区部分数据中心已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。这些基础设施的陆续投运,为京津冀地区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算力保障。

创新跨域服务模式,提升民生服务温度。为切实解决群众跨区域通信服务难题,河北电信率先推出“人到河北、服务即享”便民举措。在全省范围内实现异地销户、异地补换卡、异地复机等高频服务“一窗通办”,让群众告别异地奔波的烦恼。据统计,这些服务已累计为数万名用户提供便利,真正实现了“进厅能办、就近能办、马上能办”的服务承诺。

在应急通信保障领域,河北电信构建了“平战结合”的保障体系。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应急装备升级改造,实现应急通信车、便携式基站、无人机等装备的地市全覆盖。同时组建专业化的四级应急保障队伍,定期开展跨区域联合演练,确保关键时刻“拉得出、用得上、打得赢”。

在京津冀协同保障方面,河北电信与京津两地建立常态化联动机制。在重要保障任务期间实行联合备勤,共同编制防汛保障预案,重点加强边界区域应急演练,形成了区域协同的应急通信保障合力。

筑牢网络安全防线,护航区域数字经济发展。河北电信始终将网络安全作为重中之重,积极参与国家级重大活动保障工作。在北京冬奥会期间,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开展全网隐患排查,实现保障期间网络安全零事故,获得主管部门高度评价。

在区域网络安全协作方面,河北电信连续多年支撑京津冀联合网络安全攻防演练。在雄安新区举行的实战演练中,提供了场地、带宽等全方位支撑保障,获得三地通信管理部门联合表彰。此外,河北电信积极参与天津“津盾护网”等专项行动,为区域网络安全协同树立了典范。

科学谋划未来发展,服务区域现代化建设。面向“十五五”,河北电信已启动规划编制工作,将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:一是加强上下联动,确保企业规划与国家战略、行业规划有机衔接;二是明确功能定位,在服务河北发展大局中找准着力点;三是设定科学目标,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路线图。

在灾后重建工作中,河北电信坚持“规划先行、科学选址”原则,建立快速响应机制。通过推广共建共享经验,与行业伙伴协同推进重建工作。目前已在部分灾区组建联合攻坚小组,与地方政府密切配合,确保通信设施恢复重建工作有序推进。

通过“十四五”期间的持续努力,河北电信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。未来,河北电信将继续发挥通信企业技术优势,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推进区域协作,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贡献电信力量。在数字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,河北电信正以实干担当书写着服务国家战略的新篇章。 


【返回顶部】 【关闭窗口】 【打印本页】